《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docx
《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总结
一、文件概述
文件类型: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号:GB/T XXXXX—XXXX
发布与实施:待定
起草单位: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
二、范围与目的
范围:规定了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数据、安全及运维要求。
目的:适用于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的规划、建设及运维,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民用建筑的能源效率。
三、总体架构
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建筑设备设施监管:提供能耗、设备运行状态、建筑基础信息等数据资源。
支撑层:提供存储、计算、网络、数据治理等基础支撑,以及设备管理、空间管理、用户管理等能力支撑。
应用层:提供能效管理、碳管理、AI能效优化、运行管理等服务功能。
安全管理:提供平台自身及接入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
平台运维管理:提供平台自身的运维管理能力。
四、核心要求
1. 数据采集与控制指令响应
数据采集:明确数据来源、类型、采样周期、存储等,确保数据安全及完整。
控制指令响应:设备应具备响应与执行平台能效优化和运行管理控制指令的能力,确保指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反馈机制。
2. 支撑层能力
数据治理:包括数据集成、数据处理、数据模型和参数管理。
设备管理:涵盖设备模板管理、设备注册、调试、日志管理、远程升级等。
应用管理:支持边缘应用模块的部署、升级及监控。
协议支持:支持多种物联网通信协议。
空间管理:通过空间模型、联动和数据为应用层提供支撑。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和组织管理。
3. 应用层功能
能效管理:能耗分析、用能诊断、负荷预测。
碳管理:碳盘查与计划、碳计算与追踪、碳交易与减排。
AI能效优化:用能优化(如供暖、供冷、照明等)、供能优化(如供电、供水、可再生能源等)。
运行管理:设备监控、运行模式管理、故障报警、能源审计。
4. 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至少满足GB/T 22239中第三级的规定。
系统安全:主机系统安全至少符合GB/T 20272中第三级的规定。
数据安全:符合GB/T 35274的规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人员安全:建立人员管理制度,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
访问控制:基于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规则,设置不同用户的访问和操作权限。
5. 平台运维管理
通用要求:建立运维管理、应急响应和资产管理等制度。
软件运维:定期进行软件维护和更新,包括系统升级、数据备份等。
硬件运维:确认硬件性能和功能符合性,保留更换设备和配件的记录。
人员管理:运维人员需具备技术能力等级认证,掌握相关操作和管理要求。
五、总结
《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为民用建筑能效运行平台的规划、建设及运维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文件详细规定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核心功能、数据安全及运维管理要求,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民用建筑的能源效率,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