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
正文
陕西:“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量:9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8日

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陕西针对传统建筑业面临的效率低、风险高、质量监管难度大等难题,紧抓人工智能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加强AI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加快AI大模型在建筑行业落地应用,赋能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 推动AI在建筑行业落地生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智能建造是将AI、数字孪生、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工程项目建造全过程,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手段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

2022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探索AI技术应用,推进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融合,引领带动建筑业提质增效。2024年7月,陕西省印发《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提升方案》,强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整合工程项目建造全过程的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与创新链,加快培育形成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中铁一局集团、陕西建工集团、葛洲坝三公司、华陆工程科技公司、陕西省现代设计院等建筑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响应AI发展战略,对AI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进行了深度探索。 

华陆工程科技公司构建管道AI知识库,依托大模型技术实现专业知识的智能分类、资料定位与经验复用,显著提升设计效率与准确性。陕西省现代设计院推进AI+设计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与BIM技术,通过学习算法和生成对抗网络(GAN),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和参数,快速生成多种优化设计方案,支持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的智能化设计与出图。西部机场集团建设工程(西安)公司在机场三期项目中引入4A架构理念(业务、数据、应用、技术架构),实现云上业务系统不间断运行,部署超100P算力支撑AI技术应用,拓展多个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数智化机场建设标杆。西安中易建科技公司大力推行建筑光伏一体化,自主研发“建筑外立面智慧绿色能源系统”,融合薄膜太阳能、AI、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建筑100%绿能自供、零碳排放、5G覆盖、立体安防与无人物流等功能,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样板。

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工地建设

数据是数字化最关键的要素,也是AI发展的基础。陕西将工程项目建设作为采集建筑行业数据的源头,通过对工地现场数据的适时采集与应用,加快推动数字化智慧工地建设,实现从“人管”到“数管”的转变。

陕建八建集团将AI视频监管平台与高精度定位系统(UWB)结合,集成塔吊监测、吊钩可视化、升降机监测等多项智能系统,构建智能安防网络,实现“企业形象统一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安全防护工具化、文明施工规范化、绿色施工低碳化、扬尘控制智能化、项目管理智慧化”的“七化”标准。中建八局二公司西北公司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及一线人员操作的便捷性,通过工具、硬件和AI技术相结合,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测环安”七大要素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内置管控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实现项目智能化管理。葛洲坝三公司充分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部署摄像头,通过AI系统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施工进度进行全方位监测,通过报警纠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中铁一局自主研发“机智管家”平台,积极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研发盾构集群远程监控与智能决策系统和工程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同步开发制度助手与工艺工法助手,融合物联网、AI+、大数据、北斗与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汇集、共享与决策功能,构建“采集-传输-分析-预警”的机械管理全流程监测体系。广联达西安公司依托BIM、CIM、物联网与大数据等自研技术,构建“AI+建筑”底座,开发智能塔机、智慧工地与基建算量等系统,覆盖施工全流程。

前瞻布局 抢占AI+引领行业转型新赛道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的战略攻坚期。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等量化目标,其中“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和“城乡智能普惠”等表述,为建筑行业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谋划布局“AI+”助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提升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建造全过程、各环节,打造智能建造“升级版”。  

设计阶段,借助AI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模拟能力,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案例进行总结分析,预测不同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的效果,为设计师提供更精确的设计方案,提前规避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施工阶段,通过AI算法、物联网感知、BIM建模等前沿技术应用,结合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及时发现隐患并作出预警,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项目施工管理的安全和效率。

运维阶段,利用AI技术收集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相关基础数据并建模,对建筑物或基础设施进行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前预测预警可能出现的隐患,智能调度能源系统,实现建筑物的智能管理和节能优化。中铁一局明确了从信息贯通领域和数智升级领域场景化应用AI的目标,通过将AI技术融入智能建造多个环节,预计项目效率将提升20%。陕西建工集团的“AI+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人工智能应用领先型转型,推动企业从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向智能化建造企业转变。中铁二十局则专注于AI+智能建造(AI+BIM)的融合应用,通过将AI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相结合,2026年覆盖50%项目;部署AI大模型训练平台和智能算力调度平台,2027年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5.09.25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晓峰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甲1号北楼三层302-3289室

联系电话:13834789121

客服 客服
客服
电话 电话
电话
400-666-9716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topimg top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