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
正文
成都市这一案例获评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来源:成都市发改委
浏览量:316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8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梳理和总结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成果和经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围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牵头开展“中国改革2023年度案例征集活动”。

经过近半年案例征集和多轮次专家评议,从29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改革案例中优中选优,于2023年12月13日发布“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成都市“探索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机制”成功入选。


成都市这一案例获评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成都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围绕抓实抓细耕地保护各项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研究提出“凡用地、先耕评”工作要求。2023年3月,成都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优化项目立项管理的通知》(成发改投资〔2023〕48号)《关于开展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成自然资发〔2023〕15号),探索建立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占用耕地前置评价。

其中,《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优化项目立项管理的通知》立足发展改革部门项目投资管理和耕地保护统筹职能,聚焦项目审批全过程,从项目立项源头破题、从立项审批前端管起,开展优化项目立项管理研究。


成都市这一案例获评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天府粮仓产业园丰收画面

依托审批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核准制项目申请报告审查等既有工作,要求项目业主单位编制占用耕地评价专章,对占用耕地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并明确占用耕地的补充来源和方式,有效将耕地保护前置评价内容融入项目立项审批环节,筑起在项目管理中加强耕地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实现既不增加行政审查程序、又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用“成都实践”为全省、全国耕地保护工作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

自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项目审批工作中严格落实政策要求,对新立项项目占用耕地的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查,牢牢把好耕地保护第一关口,全市所有新立项的项目均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审查。成都市发改委多次会同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举办专题培训会,政策培训累计超2000人,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耕地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市上下耕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耕地保护工作主动性不断提升。

下一步,成都市发改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成都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牢耕地保护意识,积极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督促各区(市)县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严格的标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将耕地保护工作贯穿到项目立项工作全过程,确保从项目源头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切实发挥好“探索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机制”作为全国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

客服 客服
客服
电话 电话
电话
400-666-9716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topimg top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