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
《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已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由湖北省政府印发实施。该规划是湖北省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以下是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目标: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江河安澜、发展有序、美丽宜居的国土空间,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全面形成,实现农业空间优质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镇空间集约集聚,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区三线” 划定:划定耕地保护面积 6925.25 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5950.00 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37358.99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 2020 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 1.3 倍以内。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 “三大都市区引领、四大发展带支撑” 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 “三廊四屏多片区” 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三大都市区” 为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区、宜荆荆都市区,“四大发展带” 为沿江发展带、京广发展带、汉十发展带、襄荆宜发展带。“三廊” 为长江、汉江和清江流域生态廊道,“四屏” 为鄂西北秦巴山、鄂西南武陵山、鄂东北大别山、鄂东南幕阜山四大生态屏障,“多片区” 为平原岗地农业片区、流域水生态片区等多个功能片区。
重点任务:
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江汉平原等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四大生态屏障建设,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主要形态的集聚城镇空间,推动城镇空间集约集聚发展。
强化基础支撑:建设系统完备的国土空间基础支撑体系。构建安全韧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健全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网络,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调互补,加强矿产资源保障。
彰显荆风楚韵魅力: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加强神农架、武当山古建筑群等世界遗产保护,构建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等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主动服务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