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的与意义:为节约水资源,实现污水、废水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使建筑中水工程设计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制定本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建筑小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中水设计,工业建筑中水设计也可按本标准执行。
基本原则:各种污水、废水资源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当地水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
术语定义:明确中水、中水系统、建筑中水、建筑小区中水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为标准中的各项规定提供统一的理解基础。
来源与选取:建筑物中水原水可取自建筑的生活排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水源,如卫生间、公共浴室的盆浴和淋浴排水、盥洗排水等。
水量计算:提供中水原水量的计算方法,确保中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中水用途:建筑中水应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中的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等。
水质标准:详细规定中水的水质标准,确保中水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系统组成:中水系统宜包括原水、处理和供水三个系统,建筑物中水宜采用原水污废分流、中水专供的完全分流系统。
系统形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原水和中水用量的平衡和稳定、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系统中水系统的形式。
工艺流程: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中水原水的水质、水量和中水的水质、水量、使用要求及场地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设施参数:调整修改中水处理设施参数,确保处理设施能够满足中水处理的需求。
设计原则:中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中水处理的工艺要求,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安全防护:提出中水处理站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安全防护:强调中水系统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监测控制:提出中水系统的监测控制要求,包括水质监测、水量监测等方面,确保中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达标。
配套建设:建筑中水工程应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技术经济分析:建筑中水设计应根据可利用原水的水质、水量和中水用途进行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确定中水原水、系统形式、处理工艺和规模。
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建筑中水工程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有助于推动污水、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