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郴州市为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重要空间发展蓝图。该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背景: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决策部署,郴州市自2019年10月全面启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深入开展了13项重大专题研究,并对接吸收了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各行业规划有关内容,最终形成了规划成果。
编制过程: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编制。规划多次征求省、市直部门意见、相邻市州和社会公众意见,并依法依规完成了专家论证、规划环评、社会公示、规划听证及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最终于2023年12月30日获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信息来源: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新湖南客户端)。
现状特征分析:规划第1章至第3章分析了全市国土空间现状特征,明确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要求、总体格局以及目标愿景。
空间布局:规划从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入手,构建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具体提出了“一圈三带四区”的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一湖两山三水”的生态格局以及“一核四极、两轴四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百家号)。
构建“一圈三带四区”的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包括打造环“大十字”农业圈,培育安仁资兴北部、汝城桂东和嘉禾临武南部3个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带,加强郴州北部优质粮食生产、中部休闲观光、东部生态休闲、西南部生态特色四大农业产业功能区发展,优化特色农业布局,综合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百家号)。
夯实“一湖两山三水”的生态格局,重点保护东江湖国家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湖泊和战略水源地;统筹罗霄-幕阜山脉、南岭山脉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境内湘江、北江、赣江支流源头水源保护,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奠定基础(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百家号)。
形成“一核四极、两轴四带”的城镇空间格局,实施“强中心城区”战略,推动资兴向西、桂阳向东、宜章向北、永兴向南融城发展;重点打造郴资桂、郴永宜两条城镇发展主轴;加快沿厦蓉高速-省道346线、武深高速、许广高速、国道240线-省道345线四个城镇带发展,构建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营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镇空间(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百家号)。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遗产,强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构建具有湘南特色、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规划第13章至第15章明确了规划管理和实施保障等内容,包括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形成“一核两轴、两廊四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等(信息来源:新湖南客户端、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该规划是郴州市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有机融合。
规划以国省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导向,注入空间发展新动能;以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为基础,突出底线约束和空间引领;以服务郴州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保障重大项目空间需求;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着力彰显郴州特色;以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信息来源:百家号、郴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综上所述,《郴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郴州市未来空间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涵盖了农业、生态、城镇等多个方面的规划内容,旨在推动郴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2020 北京益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301号-1 京B2-20214075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信达路17号院7号楼3层301
联系电话:13834789121